
| 疾病 | 病原 | 症狀 | 治療方式 | 是否可根治 |
| 梅毒 | 梅毒螺旋體 | 單一無痛性潰瘍(硬下疳)、全身性紅疹、淋巴腫大 | 抗生素(青黴素)肌肉注射;青黴素過敏者採替代療法 | 可治癒,愈早發現愈少後遺症 |
| 淋病 | 淋病雙球菌 | 尿道灼熱、黃綠色膿性分泌物、頻尿、排尿疼痛 | 抗生素注射(頭孢曲松)+口服藥;合併披衣菌時多重抗生素 | 可治癒,勿中斷療程 |
| 披衣菌/尿漿菌 | 性行為傳染細菌(非典型感染) | 多無症狀;輕微尿道癢、灼熱;女性可引發骨盆腔感染 | 抗生素口服 7–14 天(阿奇黴素、四環黴素類);依感染範圍調整療程 | 可治癒,需伴侶同時治療 |
| 菜花 (尖形濕疣) | HPV 低危型 (第6、11型) |
外陰部膚色或粉紅色疣狀增生,可能聚合如菜花 | 冷凍、藥膏(Veregen)、電燒、手術切除;反覆者做 HPV 分型與接種疫苗 | 病灶可處理,易復發 |
| 疱疹 | 單純皰疹病毒(HSV-1、HSV-2) | 外陰部水泡、破皮、刺痛;可能伴隨排尿痛或發燒 | 抗病毒藥(Acyclovir)口服+外用;重複或嚴重者可長期抑制 | 無法根治,可控制與減少復發 |


問診+視診,必要時採樣檢查,掌握初步狀況。

視情況先行注射或開立抗生素,減輕症狀與控制感染。

數日內依檢驗報告結果,調整藥物或安排後續治療。




